(鸱,鸱)
 chī
 
 〔《广韵》处脂切,平脂,昌。〕
 
 1.    
鸢属。鹞鹰。
  《诗•大雅•瞻卬》:“懿厥哲妇,为枭为鸱。”
  初学记》卷三十引·魏彦深《鹰赋》:“或似鹑头,或似鸱首。”
  ·韩愈《祭马僕射文》:“鸠鸣雀乳,不见枭鸱。”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四•鸱》:“鸱似鹰而稍小,其尾如舵。极善高翔,专捉鸡雀。”
 
 2.    
猫头鹰的一种。
  庄子•徐无鬼》:“鸱目有所适,鹤胫有所节。”
  成玄英疏:“鸱目昼闇而夜开,则适夜不适昼。”
  淮南子•主术训》:“鸱夜撮蚤蚊,察分秋豪,昼日颠越,不能见邱山,形性诡也。”
  ·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夜色迷闷,误入涧谷,狼奔鸱叫,竖毛寒心。”
 
 3.    
传说中的怪鸟。
 
 4.    
盛酒器。
  ·苏轼《和陶赠羊长史》:“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
  ·黄庭坚《闻致政胡朝请多藏书以诗借书目》:“愿公借我藏书目,时送一鸱开锁鱼。”
  ·王士禛《石龟行为内叔长白山人赋》:“长白山人何经奇,等身万卷酒百鸱。”
 
 5.    
用同“”。参见“鸱靡”。
造句 / 例句:
  • 正是黄昏时分,怪也早已叫了起来。
  • ?崇拜与华夏历史文明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