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科】造句:
  • 【注】①催科:催办缴纳赋税。
  •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 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治民。
  • 其为政,以缓催科,兴学校为务。
  • 县境东北设通明院专司催科赋税。
  • 甲长祗任催科,无昔日包收之害。
  • 清康熙年间田赋催科用的一种单据。
  • 何时惠泽自天来,还愁扰扰催科急。
  • 百病疮痍费抚摩,官供仍傀拙催科
  • 催科不扰,门户晏如,岂非乐事?
  • 催科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催科拙甘任,逋赋日已积。
  • 催科能不扰,赋入自争先。
  • 当其催科时,比户最可怜。
  • (48)催科??催征赋税。
  • 念抚字催科,难分高亚。
  • 催科陈洪谧笑说:吾宁以民命博官哉!
  • 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 催科与抚宇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 灾后,山东连年歉收,税收却依旧催科
  •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
  • 二语出催科吏之口中,亦无可奈何之极矣。
  • ’”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
  • 京军敝力役,京民苦催科,畿甸觊恩尤切。
  • 催科意为催收租税。
  • 官府之催科不暇,虽欲易之,恶得而易之?
  • (11)催科:催租税。
  • ……有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
  • 每岁终,官府催科(11),?掠无完肤(12)。
  • 时频年旱饥,邑令宋某催科不息,百姓苦之。
  • 今独以遗君父,而大臣自处于催科比较之末。
  • 催科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催科上,鸠敛有法,民不烦拢,成绩突出。
  • 催科有法,擢判度支,奏免诸道供输一年。
  • 陈蜀中私税、催科、讼狱三大苦,帝为饬行。
  • 催科督厉,小有过差,蒲鞭示辱,亦足惩矣。
  • 自万历十(1582年)以来,无岁不灾,催科如故。
  • A.催科与抚字,往往相妨,不能相济济:补益。
  • 时国用不足,贾应春上疏请令严催科,更漕政。
  • 当时山东“以催科重急,农失其业,探丸四起”。
  • 江盈科同情百姓,常因催科不力而遭“长官詈骂”。
  • 乾隆十五年(1750年)五月因催科不力,亏帑被劾而罢官。
  • 清入关后,在江南地区实行了比明代更为严厉的催科
  • 旧设乡约保长,有捕盗催科之责,事事纷更,则多不变。
  • 《读姚录事送行诗》闾阎不识催科扰,犴狱无声摇楚冤。
  • 催科严,则有刑罚以驱之叛;仰望失,则无恩德以结其心。
  • 催科有法,民争乐输;严禁服毒图赖,修辑州志,士民德之。
  • 现虽传谕停缓,急公者纳粮不免拮据,疲窘者徒受催科之累。
  • 劝农桑,省徭役,催科听断,具有规程,修敬一亭以崇文教。
  • 曰:“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刑罚无差,是刑罚中教化。
  • 催科不事敲扑,征漕毫无溢额,民既称便,而报完先于他邑。
  • 催科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