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明】造句:
  • 2.旧时福建部分地区以八月为大清明
  • ?解蔽》:“虚壹而净,谓之大清明
  • 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
  • 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
  •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75)。
  • 须包括全套,有广大清明之气象,出其渊衷静旨,欲吞而又吐者。
  • 清周亮工《大清明曲》之二:“银瓶山下展新?,蛮盒纷将橡栗盛。
  • 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
  • 所以,人们必须以“虚壹而静”的方法去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和治国之道,以达到“大清明”的境界。
  • 大清明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大清明主,让李青云感受颇多,他深知百姓疾苦,极力建议长平公主放弃反清,深受柳如是影响的长平公主无法理解李青云的想法和做法,她准备离开皇陵。
  • 这也就是《通书》所谓“无为”[14]、“寂然不动”、“诚精故明”[15]的意思,也是《荀子》中“虚壹而静”、“大清明”[16]的意思,也是《大学》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17]的意思,同时也和《中庸》中“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18]的意思有接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