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资格】造句:
  • 上言废循资格,复置十道采访使。
  • 戚戚常无思,循资格上官。
  • 制定循资格,以年资为官吏铨授根据。
  • 拱又奏请科贡与进士并用,勿循资格
  • 》:“明朝国政,误在重制科,循资格
  • 不问能否,选满即住,即称:“循资格”。
  • ‘宋日:‘明朝国政,误在重制科,循资格
  • 二曰推举宜核实,无循资格,选朝臣公正者分巡天下。
  • 若有军功,不次擢用,总之,“惟以治效,不循资格”。
  • 不平,及卒,博士孙琬希嵩意,以其用循资格,非奖劝之谊。
  • 循资格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因此,他上言“废循资格”,要求恢复以才实取士的制度。
  • 光庭惩之,因行俭长名榜,乃为循资格,无贤不肖,一据资考配拟。
  • 王涯曾著有《唐循资格》5卷、《月令图》1轴,并有《王涯集》10卷行于世。
  •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侍?裴光庭始奏立条例,谓之循资格
  • 从前注拟,皆约循资格,至国忠创为押例,选深者尽留,乃无才与不才也。
  • 负责吏部选拔人才,他主张不循资格用人,设十道采访使,受到皇帝的赞许。
  • 今迁转如流,不循资格,巧者速化,拙者积薪,开奔竞之门,无益军国之计。
  •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张不循资格用人。
  • 而公卿台谏督抚,皆循资格而致,既已裹足未出外国游历,又以贵倨未近通人讲求。
  • 《唐书?裴光庭传》吏部求人不以资考为限,所奖拔惟其才,光庭惩之,乃为循资格
  • 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开元中,裴光庭为吏部,始循资格以一贤愚,遵平彻者喜其循常,负材用者受其抑屈。
  • 循资格”办法虽说在两年之后因裴光庭去世而被人奏请废止,但由此可知,裴光庭的为官之道,距乃父披肝胆,历艰险,建功立业的风范已经相去较远;虽说忠恳勤勉,却又循规蹈矩,四平八稳,一个典型的封建官僚形象已经铸成。
  • 循资格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