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津】造句:
  • 作家荆歌就对戴来的机灵津津乐道。
  • 晋道安《檄魔文》:“领众九百亿,饮马灵津
  • 澶州河平,作灵津庙,诏洙为之碑,神宗奖其文。
  • 《云笈七签》卷四六:“鼻下山源,是我一身之灵津
  • 灵津渡大桥是在原涡河“灵津渡”渡口的原址上兴建的。
  •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诗之一:“金汞封仙骨,灵津?玉池。
  • ”唐王勃《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题芳翠琰,敢诣灵津
  • 唐戎昱《送吉州阎使君入道》诗之一:“金汞封仙骨,灵津?玉池。
  • ”明唐寅《七夕赋赠织女》诗:“灵津驾鹊将言就,咸池沐发会令?。
  • 徐去左手按山源则鬼井闭门……鼻下山源,是我一身之灵津,真邪之通府。
  • 灵津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导彼灵津,资乎民用;而涸胫泛肩之誓,表则有常;欲怀山沃日之灾,奔腾难制。
  • 炫指琴行位于亳州市新华北路,灵津渡大桥北300米路东,(五路车东侧站牌广场东北角)。
  • 1998年,亳州市政府在“灵津渡”旧址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沿用旧称,命名为“灵津渡大桥”。
  • 1010年宋真宗来亳州时,龙船在城内涡河古渡口靠岸,真宗应邀赐该渡口为“灵津渡”,后来这里发展成为亳州的一个商业中心。
  • 凡研味至道,诵读神经,十言二十言,辄三过舐?咽液;百言五十言,辄两三过叩齿,招神会灵,安和血气,使灵津凝满,帝一欣宅,所谓冲气不劳,昏而不泄。
  • 青岩绝上入青天,下插淇水,绝下碧波涛涛,绝中山雾缭绕,绝顶山风啸啸,凌空盘盘山道,洞洞灵津山泉,到处郁郁葱葱,遍闻鸟语花香,青岩绝数盘立体面积达3000平方米,南天门与北天门相距一里远,门容一人过,路窄独人行,是一夫当关,万夫莫进的古代天然监狱。
  • 汤陵水陆交通便利,涡河水运由来已久,京九铁路纵贯全境,亳州北(刘营)站直上京九,汽运东站座落其中,105、311国道交汇南北,亳阜高速入口在此贯通,北环与西环在境内连接,魏武北、新华北、亳王、陵西路和规划中的建安北、桐花路“六路”南北穿境,人民、灵津、大地、铁路和筹建中的建安“五桥”横跨涡河两岸,构成了五纵六横、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