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馆】造句:
  • (2)在蒙馆学习的教材和内容。
  • 少时进蒙馆读书,也为富户放牛。
  • 学校开始由教蒙馆到教经馆。
  • 清初在嘉定南翔镇教授蒙馆
  • 大潮村原有私塾、蒙馆教育少年。
  • 3?5在舅父文玉钦开办的蒙馆旁听。
  • 学生读完蒙馆后入经馆继续深造。
  • 明清时旧城、东门设有义学、蒙馆
  • 大诗人钱谦益家执教蒙馆
  • 胡元熙的旧居兼私熟蒙馆
  • 蒙馆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古有蒙馆、私塾,今有完小、初中。
  • 幼时家境贫苦,父亲以教蒙馆为生。
  • 8岁入本村蒙馆读书,后进盐仓小学。
  • 由于有自小聪敏好学,陶行知6岁蒙馆
  • 幼年在家乡小学、蒙馆、私塾习旧学。
  • 蒙馆设在离家三里路的枫林亭王爷殿。
  • 其父朱邦藩以教蒙馆(即私塾)为生。
  • 正南部,蒙馆公路西侧。
  • 这是由俞光銮私人资助所建的一所蒙馆
  • 京九驰骋,蒙馆达畅。
  • 少时仅读过两年蒙馆
  • 在家乡上过短时蒙馆
  • 他七岁入新塘小蒙馆,后入大仁山大馆。
  • 幼年从父习武,后入蒙馆、经馆读书8年。
  • 蒙馆,一边“兼习科举”,苦读八股。
  • 省级公路蒙馆路过境,马颊河纵贯境内。
  • 赵文楷少年家贫,6岁初入蒙馆,聪颖过人。
  • 谓闯蒙馆,打秋风。
  • 至光绪、宣统年间,私塾、蒙馆已较普遍。
  • 幼年念过半年蒙馆便失学,在家放牛、砍柴。
  • 蒙馆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父亲在乡间设蒙馆教书、行医,他随父读书。
  • ”参见“蒙馆”。
  • 6岁就跟随祖父放牛,9岁入邻村蒙馆念书。
  • 1895年在五美乡小塘湾教蒙馆,边教书、边自学。
  • 、104国道纵贯全境,蒙馆公路、朝柴路横穿东西。
  • 1906年入许家祠堂蒙馆读书,15岁时,辍学回家种田。
  • 磁莱铁路横贯东西,蒙馆、牛莱公路在此交汇。
  • 蒙馆路东段全长19.27公里,路基宽18米,路面宽12米。
  • 伦文叙九岁时还未读完蒙馆便去报考县级书院。
  • 9岁,入蒙馆习《三字经》,《幼学故事琼林》。
  • 1998年,建环美开发公司,沿蒙馆公路开发6000平方米。
  • 20岁入蒙馆任教。
  • 一日.为一王姓的蒙馆老学究所见,乃予收养。
  • 他6岁人蒙馆(私塾)读书;8岁随家迁居浙西武康。
  • 私塾(包括家塾、蒙馆),乡乡皆有,难以统计。
  • 1878年9月24日生于明光,1899年考中秀才,1902年在明光教蒙馆
  • 云山回答说:“曾读书应试,在敝乡教蒙馆为生。
  • 6岁蒙馆,14岁入歙县基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
  • 2000年在蒙馆路两侧由个人投资,建二至三层营业楼18座。
  • 汉代,始建大圣寺,位于上庄村东,今蒙馆路北口。
  • 蒙馆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