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床】造句:
  •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
  • 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 瓦瓮细倾山郭酒,藜床闲卧石堂云。
  • 儿孱妻病盆甑干,静卧藜床冷无席。
  • 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
  • 独卧藜床看北斗③,背高城、玉笛吹成血。
  • 《元日示宗武》:“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
  • 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座;嵇康锻灶,既?而堪眠。
  • 《奉和赵王隐士》谓“鹿裘披?短,藜床坐欲穿”。
  • 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座;嵇康锻灶,既烟而堪眠。
  • 藜床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又三《奉和赵王隐士》诗:“鹿裘披?裂,藜床坐欲穿。
  • 》:“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嵇康煅灶,既暖而堪眠。
  • 古人亦有谓坐榻、交椅等曰床的,见“胡床”、“绳床”、“藜床”。
  • ”金元好问《超禅师晦寂庵》诗:“无波古井静中天,三尺藜床坐欲穿。
  • “秋”“寒”二字,其感情色彩显而易见,“藜床香篆”,寓意亦非寻常。
  • 晚秋、寒斋、藜床、香篆、哀鸿、乱山、斜日、荒城,无不与词人那落寞凄迷之情相关。
  • “静卧藜床冷无席”,静卧在草藜床上,连席子都没有,这就加重了“冷”感,身躯都冻僵了,活着也没有什么生趣了。
  • 媪为人有器量,能容物,......性更恬淡,富贵家未尝有足迹,独喜孤寒士,有召即往,藜床纸帐,相与抵足寝,和气蔼然可掬。
  •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髯翁八十有三,滇西师范公前往咒蛟台拜谒,见先生“白须古貌,兀坐藜床上,如松荫独鹤,互相问询,乃以诗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