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笺】造句:
  • 蜡笺纸本,纵54厘米,横111.1厘米。
  • 谓填加白色矿物粉之蜡笺纸。
  • 唐代蜡笺中有一种硬黄纸最为名贵。
  • 蜡笺是我国著名的高档古笺纸之一。
  • 尤其在清朝“粉蜡笺”加工更是盛行一时。
  • 明清人常用之泥金笺、蜡笺,后来已很少见。
  • 有彩色粉笺、蜡笺、花笺、罗纹笺,皆出绍兴。
  • 此外在清代特制加工出“洒金、银五色蜡笺”。
  • 硬黄纸也称“黄硬”,即后世所说的“黄蜡笺”。
  • 蜡笺的制作工艺在清代达到顶峰,于20世纪初失传。
  • 蜡笺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蜡笺源于唐代,是一种曾被用于书写圣旨的手工纸笺。
  • 近年来,清代粉蜡笺精品的拍卖价格最高可达20万元以上。
  • 经折装,每半开5行14字,上下双边,黑光蜡笺纸,泥金隶书。
  • 没有经过入潢染色的“蜡笺”也称白蜡笺,质量也相当好。
  • 经折装,黑光蜡笺纸,泥金楷书,每半开5行15字,上下双边。
  • 蜡笺自唐开创以来,历代都有仿造,其制作工艺日益精湛。
  • 凝想一下,提起笔来在蜡笺上一并排写“功高岳牧”四个大字。
  • 明五彩雪金蜡笺,色分鹅黄、浅绿、桃红、淡蓝、瑰红等等不一。
  • ”“用法蜡之”则表明经过施蜡工艺的纸张已出现,这便是蜡笺
  • 宋元时盛行的“黄、白蜡笺”,正是继承了唐代硬黄、硬白之余续。
  • 从画的用料上可分为:帛本、布本、绢本、纸本、绫本、蜡笺本等。
  • 2008年,以粉蜡笺为代表的纸笺加工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1999年成功地将失传多年的传统加工纸名品??手绘描金粉蜡笺恢复生产。
  • 故宫博物院藏清仿明仁殿画金如意云黄粉蜡笺,纸高53厘米、长121.4厘米。
  • 这类彩色洒金或冷金蜡笺是造价很高的奢侈品,其价格在当时比绸缎还贵。
  • 唐代蜡笺摹帖宋代米芾《书史》中有记载:“又有唐摹右军帖,双钩蜡纸摹。
  • 经书正文前有明黄蜡笺泥金彩绘云龙纹护页,扉页绘老子像,卷末绘护法神像。
  • 2006年“手绘描金粉蜡笺”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评为“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纸”。
  • 至清乾隆时期已发展到炉火纯青的阶段,是当时加工纸中的皇冠,史称“库蜡笺”。
  • 金银粉绘成的各种秀丽图案,又为粉蜡笺增添了典雅的气质,使之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 蜡笺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所用纸地多是彩色粉笺、彩色蜡笺或彩色粉蜡笺,分朱红、深青、明黄、沉檀、深绿等色。
  • 元代制纸,有彩色粉笺、蜡笺、花笺、黄笺、罗纹笺皆出绍兴;有白篆纸、观音纸皆出江西。
  • 目前,已开发出手绘描金、金银印花等系列“粉蜡笺”产品,大量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国。
  • 据梁披云等《中国书法大全、器具、纸》“粉蜡笺”条记载:“谓填加白色矿物粉之蜡笺纸。
  • 瞧了一会,见有一张宣纸、一副蜡笺搁在架上,便说道:‘你这屋里却没有横额,我和你写罢。
  • 这种加工纸主要是在彩色粉蜡笺纸上现出金银铂的光彩,多为宫廷殿堂等宜春贴子诗词,供外壁用。
  • 蜡笺,纸质挺括,气质高雅,富丽华贵,平滑温润,且有较强的防水性和抗老化性,适宜于长期保存。
  • 此外尚有洒金银五色蜡笺,在彩色粉蜡纸上现出金?箔的光彩,多为宫廷殿堂写宜春帖子诗词、供补壁用。
  • 由于粉蜡笺纸张是纯手工制作,造价很高,而且其制作工艺也被皇室垄断,所以至清末民初,其制作工艺失传。
  • 在彩色粉蜡笺上,以细金银粉或金银箔用胶粘在纸面上,这就在彩色粉蜡笺上又显现出金银粉或金银箔的光彩。
  • 经过多年百折不挠、孜孜不倦地追求,1999年掇英轩终于将失传近百年的御用纸名品“手绘描金粉蜡笺”复制成功。
  • 文房用品厂致力传统加工纸工艺的研究与生产,1999年成功地将失传近百年的“手绘描金粉蜡笺”加工工艺研究出来。
  • 传统加工纸的工艺产品主要有:手绘描金粉蜡笺、造金银印花笺、泥金笺、木板套色水印笺以及绢笺、砑花笺等。
  • 乾隆年间大量制作粉蜡笺,以五色纸为原料,施以粉彩,再加蜡砑光,又称“五色粉蜡”,再加以泥金等绘制图案。
  • 在粉蜡笺上描金勾银,则制成“描金勾蜡笺”;若饰以金箔、银箔,则制成“洒金粉蜡笺”,可谓锦上添花,富丽堂皇。
  • 蜡笺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