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署】造句:
  •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在译署兼职。
  • 译署为龙树自注,但未受学界认同。
  • 简称“总理衙门”,又名“总署”或“译署”。
  • 。此事见《李鸿章全集》之《译署函稿》卷十一。
  • 初称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
  • 若将此书呈之译署,请旨颁行,饬令各省译局及私家撰述一体遵照,尤为便利。
  • 按“译署”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简称,这里又把它成立的时间,推迟到了光绪时。
  • 。严复《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
  • 成立于咸丰末年,而《清史稿?职官志》称“延及德宗(光绪),外患蹑迹,译署始立”。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
  • 译署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同联合国翻译署,以及美国、奥地利、加拿大、日本、德国、俄罗斯、马来西亚、西班牙等国术语学组织与术语学专家保持了长期的交往与合作。
  • 其第二策曰: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六部九卿诸司百执,自有才贤,咸可咨问,若内政之极垣,外政之译署,司计之户部,司法之刑曹,议论之台谏翰林尤为要剧。
  • 若西人所著之泰西新史揽要,列国变通兴盛记,尤为得要,且于俄、日二主之事,颇有发明,皇上若?采远人,法此二国,诚令译署进此书,岁余披阅,职尚有日本变政之次第,若承垂采,当写进呈,皇上劳精厉意讲之于上,枢译诸大臣各授一册讲之于下。
  • 皇上若俯采远人,法此二国,诚令译署并进此书,几余披阅,皇上劳精垂意讲之于上,枢译各大臣各授一册讲之于下,权衡在握,施行自异,起衰振靡,警聩发聋,其举动非常,更有迥出意计外者,风声所播,海内慑耸,职可保外人改视易听,必不敢为无厌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