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彭年】造句:
  • 陈彭年勤于职守,鞠躬尽瘁。
  • 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人。
  • 命直史馆陈彭年察其所与游处者,每称许之。
  • 陈彭年首先用机械设备生产中国传统的手工纸。
  • 北宋陈彭年撰。
  • 不久南唐被北宋灭亡,陈彭年师从徐铱攻文字学。
  • 陈彭年为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字永年。
  • 工书,陈彭年所撰宋北岳安天圣帝碑,为其所书。
  • 陈彭年才思敏捷,富有文采,因才藻而被朝廷器重。
  • 宋朝陈彭年等重修《广韵》,还题名为“法言撰”。
  • 陈彭年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陈彭年(1900.3.1-1976.11.18)浙江绍兴县,中国现代造纸专家。
  • 陈彭年还注重向青年技术人员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知识。
  • 陈彭年年谱《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一辑)线装书局2002年8月。
  •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又由石待问和张秉、陈彭年等复校两次。
  • 既复命知制诰李宗谔、杨亿、直史馆陈彭年详定之,以为永式。
  • 陈彭年传》载:彭年博闻强识,才华出众,深为宋真宗所重。
  • ”王曾答称:“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时谓之五鬼。
  • 其时陈彭年曾趁奏对机会向真宗提出他对儒术与国家兴衰关系的认识。
  • ?杨亿传》),而“陈彭年方以文史售进,忌亿名出其右,相与毁訾。
  • 体制不一,遂择李维、钱惟演、陈彭年、刘筠、夏竦等,付杨亿窜定。
  • 对仁宗曰:“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时谓之‘五鬼’。
  • 天禧元年(1017)二月,刑部侍郎、参知政事陈彭年病卒,终年五十七岁。
  • ”王曾对曰:“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时谓之‘五鬼’。
  • 吕佑之,龙图阁待制戚纶、陈彭年重考;上犹虑逆才,故复委辅臣裁择。
  • ?宋》:“?真宗?命杨亿修《元龟》,属陈彭年校?误处,必加签贴。
  • 20年代,陈彭年在江苏镇江世业洲创建芦苇纸浆厂,首创用芦苇制商品纸浆。
  • ”宋沉括《梦溪笔谈?谬误》:“江南陈彭年博学书史,於礼文尤所详练。
  • 宋朝学者陈彭年在《文韵?以国为姓》中说:“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入为大司马。
  • 陈彭年在修订此书时,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比《切韵》更为整齐。
  • 历任院长:侯宇(2000.8?2000.10)、李青(2000.10?2002.6)、陈乐(2002.7?2005.1)、陈彭年(2005.2?)。
  • 陈彭年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可见,杨亿与馆阁中王钦若、丁谓、陈彭年等善于趋附、人格卑下的仕臣是相异的。
  • 翰林学士陈彭年呈政府科场条目,旦投之地曰:“内翰得官几日,乃欲隔截天下进士耶?
  • 初,中正母入谒禁中,与陈彭年、王曾、张知白妻同见真宗,命中正母为班首,且赐坐。
  • 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以及宋陈彭年等的《广韵》卷末附《辨音五字法》都是这种分法。
  • 天禧元年(1017),朝廷改元,祭祀天地,陈彭年担任天书仪卫副使,又任参详议制奉宝册使。
  • 《广韵》是宋陈彭年、邱雍等人奉旨编撰的,是宋代的官韵,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
  • ”大中祥符中,继修礼文之事,纶悉参其议,与陈彭年并职,屡召对,多建条式,恩宠甚盛。
  • 李觏是建昌府郡人仰崇的先师,宋绍兴年间,南城建十贤楼、四贤堂,李觏与陈彭年等共祀。
  • “?”字不见于《尔雅》、《说文解字》等早期的字书,它始见于宋代陈彭年等编订的《广韵》。
  • 到宋朝陈彭年等增修,成为《广韵》,韵又增加(增到最多),是206部,声调仍是平、上、去、入4种。
  • 景德三年(1006),陈彭年迁升为右正言,充龙图阁待制,加刑部员外郎,进工部郎中、加集贤殿修撰。
  • 王钦若骤贵,亿素薄其人,钦若衔之,屡抉其失;陈彭年方以文史售进,忌亿名出其右,相与毁訾。
  • 宋高宗绍兴年间,南城建十贤楼、四贤堂,李觏与陈彭年等共祀,并于郡学大成殿绘李觏像以风后学。
  • 真宗后期,为群小包围,王钦若、丁谓、陈彭年等人,希上邀宠,杨亿侧于其间,遭到排挤,处境艰危。
  • 太平兴国年间,陈彭年参加科举考试,先后两次被主考官默落,原因是他好写诗嘲讽人事,以致被人视为轻桃。
  • 景德元年(1004),礼部侍郎杜镐等荐陈彭年常识渊博,诏令为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修《起居注》,进《大宝箴》。
  • 大中祥符八年(1015)十二月,真宗命枢密使、同平章事王钦若总管抄写校勘馆阁书籍,翰林学士陈彭年为副,并铸印给之。
  • 全名《大宋重修广韵》,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丘雍等人奉诏根据前代《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
  • 梁顾野王的《玉篇》卷末附图《沙门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以及宋陈彭年等的《广韵》卷末附《辨音五字法》都是这种分法。
  • 1966~1970年中国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陈彭年试制成功薄型纸,满足了宣传、介绍新中国情况的《人民画报》、《中国建设》等刊物的需要。
  • 陈彭年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