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语:目中无人
汉语拼音:mù zhōng wú rén
成语含义:眼中除自己外,没有他人。形容人高傲自大,瞧不起别人。※语或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目空一切」、「旁若无人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人高傲自大,瞧不起别人。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傲慢狂妄」的表述上。
【例  句】
01、这种目中无人的人,不必理会他。
02、我就看不惯他这副目中无人的样子。
03、他凭什么目中无人?比他行的人多了!
04、才有那么一点成就,他竟然就目中无人起来。
05、他是因为自卑,所以不理人,并不是目中无人。
06、他仗着父亲的财势,常常目中无人,很令人厌恶。
07、他平日如此目中无人,怎可能会有什么莫逆之交?
08、你也别太目中无人了,眼前就有位比你出色的人。
09、这篇文章讽刺那些目中无人的人,真是入木三分。
10、想当年他是何等目中无人,想不到今日竟落到如此下场!
11、他就这点成就,却显得目中无人,未免像井底之蛙,徒惹人笑。
12、你这样做未免太目中无人了,难道你心中都不尊敬这些长辈吗?
书  证:
01.《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为是严家夫妻养娇了这孩儿,到得大来,就便目中无人,天王也似的大了。」(源)
02.《红楼梦.第一○回》:「秦钟不过是贾蓉的小舅子,又不是贾家的子孙,附学读书,也不过和我一样。他因仗着宝玉和他好,他就目中无人。」
03.《三侠五义.第七八回》:「不想白玉堂心高气傲,又是奉旨,又是相谕,多大的威风,多大的胆量;本来又仗着自己的武艺。他便目中无人。」
典故说明:「目中无人」就是说眼中除自己外,没有他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记载一段这样的故事:明代正德年间,松江府有一对严姓夫妇,因晚年得子,所以对这儿子宠爱有加,百般呵护。因此,当这小孩长大后,却只晓得赌钱及结交一些酒肉朋友,养成了「目中无人」的恶习,以为自己就像天王一样。后来竟连自己的父亲都以拳脚相向,乃致夫妇二人相当伤心难过。关于「无人」的说法出现颇早,如《世说新语.豪爽》中记载了王胡之,是晋代时颇具才气的人,又是宰相谢安好友。一日他在谢安家作客,大家在杯觥之间,以吟颂诗辞助兴。当吟咏至〈九歌.少司命〉的「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时,王胡之向座中诸人说:「当尔时,觉一坐无人。」意思是说这两句话,让人有飘然神往的感受,所以有「无人」的感觉。这里的「无人」是形体消失的一种感觉,和「目中无人」的「无人」意思不尽相同。「目中无人」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人高傲自大,瞧不起别人。
成语来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休说是世上有的对象,他要时定要寻来,便是天上的星,河里的月,也恨不得爬上天,捉将下来,钻入河捞将出去。似此情状,不可胜数。又道是:「棒头出孝子,筋头出忤逆!」为是严家夫妻养娇了这孩儿,到得大来,就便目中无人,天王也似的大了。却是为他有钱财使用,又好结识那一班惨刻狡猾没天理的衙门中人。多只是奉承过去,那个敢与他一般见识。
近义词:不可一世  目空一切  目无余子  妄自尊大  夜郎自大  旁若无人  唯我独尊  
反义词:虚己受人  虚怀若谷  
参考成语:眼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