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语:未雨绸缪
汉语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
成语含义:还没有下雨之前,就先把门窗修好。语本《诗经.豳风.鸱鸮》。后用「未雨绸缪」比喻事先预备以防患未然。△「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事先预备以防患未然。
【使用类别】用在「事先防备」的表述上。
【例  句】
01、丰年储粮可防灾,这就叫未雨绸缪。
02、造林是防止土壤流失最好的未雨绸缪之计。
03、别笑我过虑,我这是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04、要防震灾,在平时就宜未雨绸缪,做好防灾准备。
05、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06、要预防土石流,就得未雨绸缪,先做好山坡地保护措施。
07、每年夏天都会缺水,政府当及早未雨绸缪,改善水利设施。
08、为了孩子日后读书所需,他未雨绸缪,帮孩子们存了基金。
09、我们要未雨绸缪,把房子盖牢些,把桥建稳些,尽量减少地震的损失。
10、景气持续不佳,我劝他未雨绸缪,先行储蓄,万一失业了也可撑下去。
11、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农业会受影响,如不未雨绸缪,农民将会使受损严重。
书  证:
01.《明史.卷二五八.傅朝佑列传》:「凤阳、昌平钟灵之地,体仁曾无未雨绸缪,两地失守,陵寝震惊。」
02.清.陆陇其〈答川沙王守备〉:「兹承教,并将禁条颁示,具见亲台留意巡防,未雨绸缪之思,不独裨益疆圉,即弟辈亦叨庇多矣。」
03.《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况陆续远购之器,种式既殊,弹码亦异,每至误事。惩前毖后,则建厂自造,乃未雨绸缪之计也。」
04.《隋唐演义.第五二回》:「况我家虽有预备,积储几仓,亦当未雨绸缪,要防自己饥馑。」
05.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苟非未雨绸缪,则仓猝必难筹措,似未可以需费稍巨,而失此远图也。」
典故说明:《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汇集周初至春秋中叶以前五、六百年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辞,故实际上仅存三百零五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为文学总集之祖,也是当时北方文学的代表。其中「风」是各国的民间歌谣,本由诸侯采撷其国的民歌,贡献于天子,并由乐官统筹管理。《诗经》中共分十五国风。「豳风」即为古豳国的歌谣,故地约在今陕西省邠县。〈鸱鸮〉一诗,则是诗人以鸟儿筑巢养雏鸟的辛苦,来抒发自身所经历的穷苦忧患。诗中提到,鸟儿为了确保巢的坚固,便在下雨之前,剥除桑根皮来修补鸟巢,以免风雨来临时,把鸟巢吹坏了。后来「未雨绸缪」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事先预备以防患未然。
成语来源:《诗经.豳风.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1天之未阴雨,彻2彼桑土3,绸缪4牖户5。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注解〕
(1)迨:趁、乘。
(2)彻:剥。彻,通撤。
(3)桑土:桑根。土,通杜。《广雅.释草》︰「杜,根也。」
(4)绸缪:音ㄔㄡˊ ㄇㄡˊ。缠缚。引申为修补,使之坚固。
(5)牖户:门窗。牖,音|ㄡˇ,窗户。
近义词:曲突徙薪  有备无患  防患未然  
反义词:江心补漏  临阵磨枪  临渴掘井  
参考成语:彻桑未雨  绸缪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