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与性成

(习与性成,习与性成)
谓长期的习惯将会形成一定的性格。
  《书•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孔颖达疏:“言为之不已,将以不义为性也。”
  ·蔡邕《陈留太守胡公碑》:“幼有嘉表,克岐克嶷,不见异物,习与性成。”
  程颐《四箴》:“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王廷相慎言•保傅》:“习与性成,不骄淫狂荡,则鄙亵惰慢。”
造句 / 例句:
  • 教育能起到化民成俗,习与性成的作用。
  • 他说,“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
  • 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 强迫既久,习与性成,斯固不足以定是非者。
  • 的心理学思想显然主要是从“习与性成”的理论出发的。
  • 王夫之则专门对“习与性成”这个论断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 在秦汉之际,习与性成的理论相当流行,后来渐渐讲的少了。
  • ,社会学化,黑箱理论,形神论,人贵论,知行论,习与性成等。
  • 习与性成”据说是商代早期伊尹告诫初继王位的太甲的一句话。
  • ”并且很严肃的警告他“书云习与性成,若不痛自刻责,未易改除。
  • ”也就是说,习与性成的意义是指出习的形成是和性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
  • ”这里,虽然他把习完全抛开是不对的,但却指出了习与性成的一个重要意义。
  • 汉?蔡邕《陈留太守胡公碑》:“君幼有嘉表,克岐克嶷,不见异物,习与性成
  • 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习与性成”、“日生日成”的,性不能离情,理不能离欲。
  • 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积善则习与性成
  • 应当提出的是,习与性成是说习与性一起形成,但并不是说人的性的形成要完全靠外因。
  • 的心理学思想显然是受“习与性成”的思想影响并且主要是从“习与性成”的理论出发的。
  • 习与性成是一个具有高度科学性的论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极为可贵的心理学思想。
  • 岁荒时,有盗伏梁上,?见之,呼其子孙曰:“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与性成,梁上君子是也。
  • 赞曰:“故家乔木,世守诗书,父师之训,不远如遇,好吟诗赋,博览诸经,贤人同归,习与性成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