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官

因年老或衰病而辞去职务的官员。
  通典•职官十五》:“诸执事官七十听致仕……其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开元十五年十月,致仕官三品以上,并听朝朔望。”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荥阳·吕公尝言:京洛致仕官与人相接,皆以闲居野服为礼。”
  ·祝允明野记•洪武己未冬诏》:“致仕官居乡……筵宴则设别席,不得坐无官者之下。如致仕官胥会则叙爵,爵同则叙齿。”
造句 / 例句:
  • 于是,“丁忧致仕官竟得免”。
  • 致仕官胥会则叙爵,爵同则叙齿。
  • 八宝豆腐羹随着致仕官吏传到了地方。
  • 二是退休金,明初规定,致仕官食原俸,旋取消。
  • 开元十五年十月,致仕官三品以上,并听朝朔望。
  • 唐时,致仕官朝参之班在本品见任之上,此意甚雅。
  • 以往,致仕官去世,皇帝是不参加临奠的,惟他帝特往。
  • 唐代致仕官员待遇优厚,造成官民之间极大的贫富悬殊。
  • 二月戊寅,诏诸致仕官职俱至三品者,俸禄人力各给其半。
  • 难道还会有息影林泉的致仕官宦,行吟泽畔的诗人墨客吗?
  • 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规定致仕官食原俸,但很快就予以取消。
  • 后又规定致仕官一般不领取俸禄,但享受本品豁免赋役的权利。
  • 到了唐朝,对致仕官员要举行欢送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
  • 本朝致仕官居乡,礼体与现任同,而无朝请之文,然犹有古意也。
  • 致仕官在礼仪上受尊重,在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该品的礼遇。
  • 包括各级官吏?致仕官?封赠官?捐纳官以及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生员。
  • 2.致仕官俸给,明初规定内外文武官致仕者,3品以上原俸,4品以下各升1等,给诰赦。
  • 侍御史赵砺及纠分司朝臣中有行香拜表疏怠者,杨?怒,凡疾病不在朝谒者,皆与致仕官
  • ”明祝允明《野记?洪武己未冬诏》:“致仕官居乡……筵宴则设别席,不得坐无官者之下。
  •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荥阳吕公尝言:京洛致仕官与人相接,皆以闲居野服为礼。
更多例句...